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来自加拿大的百年前老照片将在中国展出

时间:2012年04月20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

  2012年4月21日上午10点,“大洋彼岸的中国情怀——来自加拿大的成都旧影”将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共享大厅开幕,展览将展出100年前的老照片500余幅。

  100多年前,一批加拿大友人来到中国的西南,在那里传播西医、兴建医学院、学习汉语、移风易俗。在数十年为中国传播科学、医学的同时,还留下数以万计的珍贵摄影照片,为当时的中国留下一笔珍贵的影像资料和宝贵的财富。

  为了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中国西南当时的地理、民俗、民风、建筑,看到加拿大友人活动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了解那段历史,也为了回报当年的加拿大友人对中国的贡献,5年多以前,一群中国的志愿者组成了“加拿大老照片项目组”,立志把这些照片展示给当代的中国人。本次的展览是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主办和促成的第四个展览。

  本次展览得到了四川省政府有关方面和加拿大驻华大使馆的大力支持。

  本报从展览中选取部分照片,以飨读者。

  主办单位:

  四川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四川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成都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

  成都市人民对外友好协会

  加拿大驻华大使馆

  大邑县人民政府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视节目制作中心

  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成都文化旅游集团

  四川文艺出版社

  加拿大老照片项目组

  和平世界(北京)书画院

  协办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成都大邑县新场镇人民政府

  成都文旅资产运营公司

  成都市公交集团

  北京正在设计工作室

  经典视觉

  支持单位

  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

  1938年,华西协合大学收到纽约动物协会希望得到一只大熊猫幼仔的请求,不久后负责此事的教授丁克生从大山中得到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大熊猫幼仔,并养在华西坝的家中,取名为潘多拉,后来潘多拉被带到美国,是1949年以前在国外生活时间最长的大熊猫,图为潘多拉在华西坝深得儿童宠爱

  一九二一年,六个年轻人乘坐俄罗斯皇后号轮船从温哥华前往中国,其中有的成为华西协合大学很有影响的人物,从左至右为黄思礼、云从龙、启真道、Harold Swann、Ernest Edmunds、Morley Sellery

  20世纪初,在四川的传教士们决定仿效教会在华东地区的做法,在华西兴建一所与其宗教思想和人道精神一致的大学,历经5年筹备,1910年3月11日,华西协合大学正式开学,开创了教会组织在中国西部创办大学的先河,为了让学生体验社会生活,将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图为该校组织学生参加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乡村服务队活动(1935年)

  当年在四川工作的加拿大传教士的后代很多都是在四川出生并长大的,为解决这些传教士子女教育问题而开办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日制学校CS,1909年3月9日在成都四圣祠北街正式开学,图为CS的孩子们(1934年)

  文幼章1898年12月24日出生在四川乐山,受父亲影响,成为一名牧师,在传教过程中,广泛接触四川民众,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抗战时期他与妻子文月华在多伦多出版《加拿大远东通讯》揭露侵略者的丑恶行径。1957年他当选世界和平理事会副主席,并被选为国际和平学会第一任会长,为发展中加友好关系做过许多工作。图为文幼章夫妇的结婚照(1925年)

当年的传教士都喜着中国服饰

  1891年,奥马·基尔伯恩从温哥华来到中国,并在这里为自己起了一个响亮的中国名字——启尔德,从此启尔德家族的命运就与四川紧紧地拴在了一起。启希贤是启尔德的第二任妻子,1893年作为一名医学传教士和其他传教士一起来到中国,并与启尔德相识、相爱,图为身着清朝服饰的启希贤与中国妇女(1895年)


(编辑:晓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