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问火箭军 回报红土地
——kaiyun电子 、中国音协文艺志愿服务团赴江西赣州“送欢乐下基层”
“东风浩荡、雷霆万钧,我们是光荣的火箭军;核常兼备、有效慑战,我们手握长剑挥斥方遒……”1月6日晚,一首雄壮的《火箭军军歌》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某部的文艺舞台上响起,拉开了kaiyun电子 、中国音协文艺志愿服务团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赣州“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的序幕。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期间,文艺志愿服务团带着全国音乐界的深情厚谊来到赣州,来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和传承地,开展慰问演出活动。
作为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着眼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的战略举措,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在火箭军成立之际,kaiyun电子 、中国音协文艺志愿服务团1月6日来到赣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某部慰问,并送上了一台精彩的文艺演出。
kaiyun电子 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运德表示,艺术家们以满腔的热情回报赣州这块英雄的热土,用自己的艺术为赣州人民带来暖暖的问候和深情的祝福,共同继承革命传统,传承革命精神,唱响中国梦,谱写新时期的民族魂。扎根于人民的艺术,与人民共享,必将呼唤出人民的心声,为人民所唱响。
《有我在》是部队战士们耳熟能详的一首流行歌曲,青年歌唱家周澎是这首歌的原唱,“其实我们很熟悉,只是我们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的声音早就与你们见过面了。”周澎的这句感言令现场沸腾起来,很多战士们一边鼓掌一边齐唱“大喊一声有我在”。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李进军的口技表演《欢庆锣鼓》每次下基层演出都赢得满堂彩,这次他不仅带着“庞大的锣鼓队”来到军营慰问战友,还应官兵战士们的要求模仿枪炮声、军号声等,惟妙惟肖的表演获得阵阵叫好。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演员吴正丹、魏葆华带来他们在国际赛场上的金奖作品《肩上芭蕾——东方天鹅》,一个个高难度动作赢得无数掌声。著名歌唱家王宏伟一口气演唱了《在那遥远的地方》《儿行千里》《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和新创歌曲《英雄万岁》4首歌,并走到台下与战士们积极互动,他还特意准备了签名CD和照片送给战士们。王宏伟说,“本来要求我们唱两首,我又加了两首,我在基层部队待了十几年,给战友们唱歌是我最开心的事,不会觉得累。”听过王宏伟的演唱,一位已服役9年的战士激动地向记者表示,“我从小就崇拜他,能看到他现场演唱心里真的很激动。”而当郑咏高唱《我爱你中国》《今夜无眠》,殷秀梅唱起《长江之歌》《在希望的田野上》等人们熟悉的歌曲时,演出现场更是一次次掀起了高潮。
1月7日上午,文艺志愿服务团来到赣州市于都县的长征源广场,为现场近5000名当地老百姓送上精彩的演出。赣州是一块英雄的热土,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于都更是万里长征的起点。于都为革命牺牲的有姓名可考的烈士达16336人,其中牺牲在长征路上的烈士达1.1万人,共走出了16位于都籍共和国将军,是名副其实的“将军县”。于都县长征源合唱团是一个职工业余合唱团体,其成员都是来自于有红军背景的家庭,他们讴歌长征、讴歌红军,感情真挚、发自肺腑。“胜利不忘哪里来,红色源头记心窝……”在演出现场,他们身穿红军服装,以一首深情地混声合唱《红军渡 长征源》为演出开篇。于都还是全国著名的“唢呐艺术之乡”,于都县农民唢呐队献上了精彩的唢呐合奏《十送红军》。青年歌唱家、金钟奖民族唱法金奖获得者黄训国就是江西人,他的一首《母亲》唱得台下的老妈妈们直落泪,他激动地说:“回到老区给家乡的乡亲们演唱,自己也会哽咽,尤其《母亲》这首歌,就是献给乡亲们的歌。”
荣德宏、韩新安、朱民安、汪天行、叶青、王晖、冷新生等有关方面负责人参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