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让我们的团歌唱响边疆大地——记“放歌兵团——兵团团场团歌大赛”

时间:2012年10月2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麻振山

 

兵团团场团歌大赛颁奖晚会现场 蔡玉奎 摄

  9月27日,“放歌兵团——兵团团场团歌大赛颁奖晚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市文化中心举行。至此,历时两个多月,这场由新疆建设兵团文广局、兵团文联主办的在全兵团范围内组织的团场团歌大赛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圆满结束。

  这是兵团自1954年成立以来第一次举办团歌大赛。兵团14个师、260万儿女高唱团歌,近百首嘹亮的团场团歌响彻在祖国的天山南北、边疆大地,兵团战士的激情被一次又一次点燃。这次团歌大赛,是在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第三次对口援疆会议以及兵团党委六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大背景下举办的,是按照兵团党委“占领阵地、活跃基层、丰富职工群众文化生活”的要求,组织开展的一次大型群众文化活动。正如新疆建设兵团党委常委、副司令员、宣传部部长成家竹在讲话中所言:“团歌,作为直接反映兵团历史、弘扬兵团精神、体现团场风貌、承载职工群众精神追求的艺术载体,是团场文化建设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兵团独有的风景。举办这次团歌大赛,就是要在全兵团范围内,兴起写团歌、唱团歌,大力普及、广泛传唱团歌的热潮,兴起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的热潮,从而推动兵团文化的繁荣发展。

  >>团歌阵阵,为团场观众带来文化盛宴

  飞扬的彩旗、绚丽的舞台、多彩的灯光装点着四师六十六团文化广场。2012年7月12日21时30分,“放歌兵团——兵团团场团歌大赛启动仪式暨四师团场团歌演唱会”在这里举行。由四师基层团场一线干部职工组成的13个合唱团列阵以待,几百人的演出队伍浓妆霓裳,构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团场周边几十公里范围内职工群众闻讯而至,他们或是携家带口、或是相约结伴,在演出现场组成了一个个观众的方阵,沸腾的人群逾万,盛况空前。六十六团的张大爷兴奋地说,建团几十年了,这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热闹的场面啊!

  “面对蜿蜒的界河,背靠亲爱的祖国,我们种地就是站岗,放牧就是巡逻。要问军垦战士想什么?祖国富强就是我们最大的欢乐……”四师师歌暨六十二团团歌《军垦战士的心愿》率先唱响,表达了几代军垦战士在祖国的遥遥西陲屯垦戍边的坚强决心和对祖国无限忠诚的深情厚意;六十四团团歌《草原之夜》、七十三团团歌《七彩的河 三色的河》、六十七团团歌《美丽的捷仁布拉克》、七十九团团歌《比香格里拉还美的地方》等,这些优秀的团歌皆是原创,并由团场干部职工饱含深情演绎,抒发了兵团人热爱生活、建设美好家园的情怀;兵团歌舞剧团、兵团杂技团的助阵演出《兵团故事》、《戈壁神话》、《戍边卫士》等优秀节目也为观众带来了兵味十足的文化盛宴。整场演出歌如潮、舞如虹、欢声雷动。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中,很多师有着悠久的文艺传统,其中四师有着鲜明的特色和令人称道的历史。上个世纪50年代,一部反映兵团艰苦奋斗、屯垦戍边的大型艺术纪录片《绿色的原野》在这个师六十四团美丽的可克达拉大草原拍摄,《草原之夜》就是这部影片的插曲,1985年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称为“东方的小夜曲”。很多年前,著名词作家安静和著名曲作家田歌来兵团采风,在六十二团写下了感人至深的《军垦战士的心愿》。今年上半年,四师针对团场的团歌进行了投票,全师近4万人投票,高票推选六十二团团歌《军垦战士的心愿》作为四师的师歌。近些年来,四师党委越发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全师19个团场都有自己的团歌,所属的各个企业也大部分有专属歌曲,并广泛进行“唱团歌、赛团歌、宣传团歌”活动。

  >>团歌嘹亮,在天山南北唱响兵团精神

  兵团从硝烟战火中走来,历经几十年的苦难与辉煌,在艰苦奋斗中磨砺,在屯垦戍边中成长,创造了人间的奇迹,铸就了不朽的丰碑。兵团独特的性质、独特的使命,形成了独特的兵团文化。在积累了大量反映团场精神和人文风貌的艺术作品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打磨、不断完善、反复传唱,最终形成的一首被职工群众深深理解和高度认可的歌曲,对于每个团场来说,它是独一的、不可复制的,这,就是团歌。这些团歌凝聚着几代兵团人的追求和理想,饱含着兵团人的奉献与激情。

  兵团音协名誉主席、团歌大赛艺术总监、评委许鸿谦说,兵团各师、团有很多自创的师歌、团歌。还有很多其它单位的专属歌,如兵团的《光荣啊生产建设兵团》、学校的校歌、宾馆的馆歌、机关民兵独立连的连歌、各个企业的企业歌曲等等,“总数不下几百首,掰着指头算不过来”。评审组的评委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各师的团歌大赛活动各具特色,组织工作好,群众热情高。团场职工懂团歌、爱团歌、唱团歌已经蔚然成风。十四师各个团的职工有很多是近些年从河南迁入的农民,他们职业技能较低,影响收入,团党委从举办团歌演唱会入手,大力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讲政治、教技术,通过这些工作,这些团场职工有了归属感,集体观念强了,农田技术精了,收入大幅增长,很多家庭还自购了小汽车;十三师柳树泉农场、十四师皮山农场都是少数民族团场,汉族人口比例低,这些年通过唱团歌等群众文化活动,弘扬爱党、爱国意识,增强中华民族认同感。这些年来,不管外部环境多么复杂,团场内始终各项事业稳步推进。

  兵团音协主席、评委吴军说,各师纷纷组织团歌比赛,积极参加兵团的团歌大赛。每一首团歌的内容都积极向上,曲调优美,表演形式多样,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艺术水准。原兵团歌舞剧团团长、兵团音协副主席、评委林忠杰讲:二师三十四团除了团歌外,还有一首特别的歌曲——《三十四团绩效考核组歌》。歌词的内容就是本团绩效考核和奖惩的具体分数,歌词通俗易懂,便于理解,易于传唱。他们不但教会职工群众传唱,还专门制成手机铃声要求所有干部职工下载,田间地头,职工有空就可以听一听。

  >>团歌高唱,开启稳定繁荣的壮丽诗篇

  兵团文化就像一条源远流长的长河,它的源头就在南泥湾,那时候著名诗人艾青代表党中央来三五九旅慰问,就带来了著名的《南泥湾》,从此王震将军始终不忘艾青为三五九旅带来的文化艺术,还有那首优美动听的歌。

  而9月27日举办的“放歌兵团——兵团团场团歌大赛颁奖晚会”可以说是兵团文艺史的一次梳理,兵团精神的一次集中展现。晚会上兵团战歌《光荣啊 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一零一团团歌《猛进儿女军垦情》、七师一二八团团歌《前山在前进》、六师一零二团团歌《梧桐儿女》、二师三十四团团歌《三十四团永向前》、兵团机关的《兵团民兵独立连之歌》等合唱歌曲相继唱响,以排山倒海般的气势表现了兵团人骨子里那种“割不断的国土情,难不倒的兵团人,攻不破的边防线,摧不垮的军垦魂”的英雄气概。《草原之夜》、《送你一束沙枣花》、《边疆处处赛江南》、《军垦战士的心愿》等节目更再现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无数热血青年投身兵团,战胜困难,建设新疆、屯垦戍边所取得的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果。而《戈壁盛开的郁金香》、《兵团三化凯歌扬》、《兵团迎来崭新的春天》展示了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兵团各项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描述了一幅锦绣春色、多彩绿洲,兵团欣欣向荣的壮丽情景。

  兵团文化是军旅文化的传承,融合了新疆各个少数民族的多种元素,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而团歌是兵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几代兵团人的追求和理想,饱含着兵团人的奉献与激情。传唱团歌就是歌唱“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提出举办“放歌兵团——兵团团场团歌大赛”构想的大赛组委会名誉主任成家竹的话语道出了活动的意义:高唱团歌,让我们回顾过去兵团人创造的人间奇迹,缅怀老一辈军垦战士的丰功伟绩;高唱团歌,让我们高举屯垦戍边的旗帜,筑就永不移动的界碑,坚守在伟大祖国的西部边陲;高唱团歌,让我们艰苦奋斗,建设我们可爱的家园,为祖国的繁荣发展作出贡献。


(编辑:单鸣)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