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出版
时间:2012年10月22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古文

首部由中国学者编辑的流入日本的中国文物目录《中国甲午以后流入日本之文物目录》近日出版。
该目录为十六开本,共九卷三册,是在抗战胜利后为向日本追讨自甲午战争以来被劫夺珍稀文物和要求战争赔偿,于1946年由国民政府教育部清理战时文物损失委员会京沪区办事处组织编制的。前辈学者满怀爱国热情,克服重重困难,倾注巨大心力,多方收集日本公、私博物馆所藏中国文物图谱和目录,以及张政烺等中国学者的研究著作共122种,收录甲午战争以后至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被日本劫夺的中国甲骨、石器、铜器、刻石、陶瓷、古玉、丝绣、书画、写经、拓本、杂物、古籍等类中国文物15245件,大部分器物标出了高度、重量、口径尺寸、藏处以及所依据图谱的书名简称、页码等资料。
这部流散文物目录自编成以后,历经坎坷,1981年国家文物局曾组织写刻蜡板,油印100部,分送国内各大图书馆、博物馆和设有文博专业的大学,但几乎散失殆尽。中西书局听说有这样一部珍贵书稿油印本存世后,立即拜访当年的实际编纂者我国文物界元老谢辰生,使得这部被冷落了66年的流散日本的中国珍贵文物目录终于公开出版。该目录的出版,是追寻海外流散文物的一项扎实成果,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文献价值和现实意义。
(编辑:单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