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走出去”需实施精细化战略

孔子学院教师向俄罗斯学生传授中国书法。中新社发
文化“走出去”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的重要战略目标,是形成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家软实力的历史性任务。当前,我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着多元化的主体、多样性的内容和多层面的客体,需要构建精细化战略来积极应对。
一、实施精细化战略是实现文化“走出去”的必要选择
文化“走出去”的精细化战略就是通过调整管理理念和方法,合理配置文化资源,使文化“走出去”工程取得最优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实现中国文化走进国际社会、文化企业走进世界市场、文化产业走进全球经济分工体系的目标。
首先,国际文化交流格局的复杂性要求构建精细化战略。世界各民族的文化观念、思想方式、审美观念、心理状态、文化设施及文化活动存在各自的特点,在历史上形成不同的文化体系,而随着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越来越紧密,多样性的文化越来越互相渗透和相互碰撞,在实践中形成交织互动的文化交流格局。中国文化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有必要在文化交流的目标、方式上进行细化区分,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文化交流与传播方式,从而广泛地传播中华文化。
其次,世界文化市场和传播规律要求构建精细化战略。国际文化产业及文化市场的发展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文化“走出去”有必要把文化产业的发展放在国际文化产业竞争的大环境下制定有关的管理方案,深入地调研国际文化产业发展经验和世界文化市场的现有规则,从而使文化产品输出能够按照国际惯例有序运营。
第三,文化产品与行业的差异性要求构建精细化战略。我国《文化及其相关产业分类》规定文化及相关产业范畴,包括新闻服务、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艺术服务等。各个门类具有不同的产品特色、营销渠道、受众对象及不同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特点,我们有必要细化研究各分类产品在世界市场的运营规律。
(编辑:子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