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专家盛赞李保田演活了电视剧《丑角爸爸》

时间:2012年06月15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丁薇

“李保田的主演,这本身就构成了《丑角爸爸》成功的要素。”在日前举行的电视剧《丑角爸爸》专家研讨会上,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如是评价。“我们上世纪80年代相识,他历来...

李保田演活了“丑角爸爸”

  “李保田的主演,这本身就构成了《丑角爸爸》成功的要素。”在日前举行的电视剧《丑角爸爸》专家研讨会上,文艺评论家仲呈祥如是评价。“我们上世纪80年代相识,他历来是很挑剧本的,没有好的剧本他是不会上的,是个名气很大、数量不大的演员。”纵观李保田的电视作品《葛掌柜》《宰相刘罗锅》《神医喜来乐》等等,他为中国的电视荧屏塑造了许许多多的经典人物形象。仲呈祥说,“从葛掌柜到赵青山,这是中国电视剧长廊里具有独立价值的两个新的人物形象。如同当年《葛掌柜》带来的新鲜感一样,李保田饰演的赵青山给我带来了新鲜感。《丑角爸爸》通过写一个戏曲演员的精神人生,概括了戏曲在当代的地位、作用和它的演进轨迹。在这个普通戏曲演员的人生当中,折射出了中国当代的时代风貌,而且表现了当代文化建设意义的追求,同时体现了一种鲜明的审美指向,具有典型意义。”

  评论家范咏戈认为,戏如人生、人生如戏是戏曲类题材的题中应有之意,也是它的瓶颈。这部剧在日常叙事中实现了对题材的超越,由戏剧兴衰折射时代变迁。《丑角爸爸》把舞台小世界置于社会大环境中,并以此为路径进入人生大世界,是对同类题材的创新。它的家长里短承载了社会转型史和心理变迁史,同时形成了强烈情感冲击,这种强烈在于把生活和舞台做成强烈的反差,舞台上是戏曲人物呈现的美轮美奂,而生活中却是戏曲院团生存的步履艰难。范咏戈认为,《丑角爸爸》在表现年轻一代艺术工作者追求的同时,让观众从他们身上看到民族美德和国粹艺术发扬光大的希望。所以《丑角爸爸》是一部悲情中含着暖意、反映了悲喜交加的艺术人生的人生正剧。

  丑角在京剧艺术中并非主流,在这部电视剧中“丑角把舞台上的主角拎起来,使他们很好地做了一回丑角的配角,这是非常值得玩味的地方。”《文艺报》总编辑阎晶明这样表示。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常务副院长尹鸿也认为,“丑角在京剧行当里他本身的地位就是嬉笑怒骂,它艺术表现手段的丰富性,为这个人物带来一个很好的表现空间。李保田将这个人物演绎得出神入化与他自幼酷爱戏曲艺术不无关系。”李保田1960年开始进剧团学演丑角,有着深厚的戏曲功底。据他本人讲,“这次出演丑角演员形象是对他从事戏曲艺术50年的一个总结和交代,它是我几十年艺术生涯中努力与积累的结果,也许一生只能演这一部了。”

  剧中李保田戴一顶鸭舌帽,穿一身深色的羽绒服,骑一辆旧自行车,让观众看到一个丑角大明星的日常生活,最令人感动的是十几年以来赵青山与女儿赵小萍之间无限的父女之情。他每天做好热菜热饭,等着女儿回家。他骑着自行车,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里,或者下雪天满世界找女儿回家。他到小饭馆要上四两散装白酒、一盘花生米来缓解找不到女儿的忧伤,他最后抱着小狗塑像般地坐在椅子上,一动不动听着女儿拉着箱子出走的关门声。这一系列的日常性的生活化的动作性叙事,精准的传达出了角色的情感和思想。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王伟国认为,“由李保田率领的有众多戏曲演员参加的这部电视剧作品,是符合了电视剧表演的生活化、质朴化、自然化的,把表演技巧隐藏起来的美学原则。这里我不得不敬佩李保田所塑造的赵青山的艺术形象,也许是他的阅历丰富,也许是他高超的表演才能,他塑造的赵青山的形象在人物气质上、外型特征上,以及人物的内心情感上,表现那么真实、那么生动和那么准确,让我深受感动。”


(编辑:孙育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