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帐号: 密码:
English日本語简体繁体

固守田园的歌者——解读陈和西

时间:2012年06月18日来源:中国艺术报作者:叶梦

  

乱花迷远  陈和西

  陈和西没有通常艺术家的那种不羁的做派,没有留长发、更没有梳马尾。夏天看到陈和西穿一无袖黑T恤,手臂上凸现结实的肌肉,怎么看都像一个健美教练。

  他的眼睛很大。我从他的眼睛里看出一种儿童似的困惑。这种困惑让我感觉惊讶。这样的眼神看得出画家对于世界探究的深度。

  陈和西拙于言辞,不喜欢高谈阔论,没有通常艺术家那种目光灼灼、口若悬河的侃谈。他一开口说话,往往就是一些浓缩了的关于人生或者艺术的见解。真是不说则已,一说,差不多句句都是“陈氏画语录”了。

  一般不爱说的人,一但说话,含金量就高。我没想到这样一个看似木讷的人,却有一套坚定的艺术和行为的准则。这几年,我一直在琢磨陈和西的话和画,琢磨着他的变化。

  陈和西近年的大量的不同味道的田园油画使我陷入一个宁静的世界。陈和西的色彩的世界,使我享受一种心灵的安宁。它们慢慢浸润我的感觉与灵魂。

  和陈和西交往几年,我才渐渐开始读懂了他。当然,读懂是相对的。

  我每次看他的作品,都有新的感受。每一幅风景都是画家心灵的表达。陈和西的油画像中国画一样营造一种意境,那些菜园、山塘、田垄,点缀在风景里的农夫,他们是静默的,凝固在一种悠远里。画面蒸发的是一种初夏的热气,让你熟悉的山地的气息。让人感觉是湖南而不是别的地方的气息。那些劳作的背影、晚归的牛或者鸭群……都是那样温暖那样打动人心。陈和西的画就像慢发作的陈年老酒。慢慢地沁润着你。那些看似平常的农家小景总是带有一种悠远绵长的特别的味道。对于生长在湖南、熟悉湘北丘陵地带乡村的我来说,那样的农家小景就特别的亲切。

  他的画与传统油画的表现有所不同,没有一种强烈的光影效果,却有中国画的味道,氤氲着楚地的潮湿,表达一种宁静悠远的诗意。

  熟悉陈和西的油画以后,我出行于乡间,看见那些熟悉的山地、水塘、菜地、草垛……马上就会想到陈和西的油画,不觉更多了一分亲近。

  去年春节后再看他的油画新作,感觉眼睛一亮:“好家伙!找到新的感觉了!”最近又看他新画的一批画,我发现:陈和西在不断地放弃,一步一步走入主观,一步一步地接近创造。他的艺术感觉之纯熟,技巧挥洒之自如,风格变化的频率之快,使我感觉一个成熟画家的黄金时代已经来临。他的画已经在一步步地走出经年的困惑,开始了一个自由自在宣泄的阶段。

  陈和西是一个重在行动的画家。他根本就没有受到什么主义的蛊惑。他老老实实画画,扎扎实实走自己的路,也没有什么吓人的口号,可是他的画告诉我,他的油画风景已有了不同于他人的语言,开始进入创造风景的自由之境,曾入选中国第三届油画展的作品《家园》就是我们最为常见的田园风光,有山有水有田有牛有耕作的农民,山水和人之间在演奏一种无声的音乐,展示着人与自然关系的由色彩奏响的旋律是那样打动我。曾入选全国美术展览的作品《山花》,突然又打破了他往常的宁静,带有一种难得的热烈的燃烧的氛围,叫我感觉诧异。我甚至能够从画面来感觉画家的心灵的温度和宁静的分贝。

  但是,这些参展的画也已经是陈和西的过去式了。“过去画过的永远也不会回来了。”我听到陈和西的这句话,为他高兴。有意识或者无意识的不断求变,是一个艺术家创造力旺盛的表现。

  我看过陈和西作画的过程,才知道他笔下的风景其实不是从现实的风景出发。他的心灵总是在受到灵感的驱使,他自己仿佛已经不能够预感将要画什么,油彩在画板上出现的异常效果常常会指引他走到一个奇妙的境界。

  我愿意看到陈和西沉浸在这样的境界里。


(编辑:伟伟)
Baidu
map